趁著現在記憶猶新趕快記錄下來這次嚇死媽咪的1Y5M生病日記。
BEBE開始有症狀是在3/25。
那天全家一起去奇美博物館野餐,天氣蠻熱的。回到家準備洗澡時李老公覺得小孩子抱起來夯夯的。通常抱起來覺得有熱大概八成機率以上確定有發燒。
果然拿耳溫槍一量,37.6度,但還在可接受範圍內,決定暫時先觀察看看。
當天半夜BEBE睡到一半爬起來哭,正準備把他抱起來安撫時,居然吐了!!!!
手忙腳亂想趕快幫他換上乾淨的衣服又再吐了一次,裡面還有三片幾乎完整的橘子我幾乎要瘋了。根 本 沒 咬啊!!!!
(這是長輩餵食的,真的要叮嚀這個年紀寶寶還不太會咬所以不好消化的東西還是盡量不要給比較好...)
這時候的體溫燒到38.1,怕是下午出去玩中暑所以我和老公決定立馬送成大急診。
到急診檢傷處時兒子又吐了一次,體溫38.4。
醫生壓了BEBE的舌板看了說喉嚨有水泡但沒有破。聽到水泡二字我很緊張問會不會是腸病毒。每個家長幾乎是聞腸病毒色變,現在又是三月好發季節我擔心死了。醫生判斷說不是,應該是腸胃型病毒感染,打了一針止吐,開了退燒藥水和腸胃用藥(防脹氣&中和胃酸)就說我們可以回家了。護士叮嚀三天後若還沒退燒要再去看診。
3/28隔了兩天依然還是一樣燒。而且食慾越來越不好。不管是奶還是稀飯吃一點點就不吃了。
後來發現他舌尖出現兩顆水泡,覺得不是普通感冒那麼簡單。晚上又帶他去附近小兒科看診。
醫生看了一下說咽峽處都是水泡破洞,判定為腸病毒。(手腳都沒有出現疹子)
拿到這張疾管處製作的衛教單我真的是心情複雜,想到BEBE沒把稀飯吃完我生氣還兇他就覺得愧疚。
原來是因為嘴巴破了很痛所以才不吃,我這個做媽的居然沒發現還怪他。
後來我們聽從醫生建議去全聯採購了布丁和冰淇淋回去給他當正餐。
這時候只要他願意進食,什麼都給他吃。奶也是沖涼了才給他喝。腸病毒除了重症之外最怕的是小孩子怕痛不吃不喝導致脫水。
醫生說腸病毒感染症目前並沒有特效藥,只能採取支持療法(如退燒、打點滴等)舒緩症狀,絕大多數患者會在發病後7到10天內自行恢復。所以開給BEBE的藥是退燒止痛跟維他命之類的東西。
這邊補充一下三歲以下感染腸病毒的病童要特別小心,因為重症機率會比一般人還要高。有以下症狀一定要去大醫院檢查。(雖然醫生跟我們說明感染重症機率極低但還是小心一點比較好)
1.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
2.肌躍型抽搐。
3.持續嘔吐。
4.心跳加快或呼吸急促。
BEBE前幾天下午拍照的時候嘴巴動作都怪怪的,原來是因為長水泡不舒服。媽媽沒發現媽媽慚愧。
給李老公抱的時候也是病懨懨的。(超心疼)
3/29立刻消毒環境。
床單、被子能洗的通通丟進去洗衣機然後放到太陽底下晾乾。
(腸病毒怕紫外線&氯)
墊子、玩具等就用稀釋過的漂白水擦過。
比例是參照疾管處提供的腸病毒消毒法所調製的。
a. 取巿售家庭用漂白水(濃度一般在5到6%)5湯匙(一般喝湯用的湯匙,約15至20cc)。
b. 加入10公升的自來水中(大寶特瓶每瓶容量1,250cc,8瓶即等於10公升),攪拌均勻即可。
3.環境消毒重點:
(1)不需要大規模噴藥消毒。
(2)只需對於常接觸物體表面(門把、課桌椅、餐桌、樓梯扶把)、玩具、遊樂設施、寢具及書本做重點性消毒。
(3)清洗完畢的物體可移至戶外,接受陽光照射。
3/31持續發燒,而且都有到38度以上。
覺得很奇怪因為一般腸病毒發燒不會燒那麼久。而且他的牙齦明顯腫起來,刷牙時輕輕碰到居然還流了滿口血。
應該是齒齦炎的機率比較大,所以又帶他到成大小兒科看診。
醫生看了也說是疱疹性齒齦炎沒錯,折騰老半天終於確診。
醫生告訴我們疱疹性齒齦炎跟腸病毒很像,嘴巴一樣會破洞、會發燒、寶寶的話會狂流口水(因為嘴破不敢吞口水)。而且都是病毒,不像細菌有藥物可以治療,只能給予止痛、退燒輔助,等患者自己產生抗體才能痊癒。
不一樣的是嘴破的地方,腸病毒比較不會破在舌尖處,牙齦也不會腫起流血。齒齦炎會有口臭而且發燒的時間也比腸病毒來的長一些。燒約七天左右,完全好要差不多14天。
以上表格可以很明顯分辨三這種病毒的不同之處,給各位爸爸媽媽參考。
這個年齡的小孩還不太會表達自己的病痛,照顧者真的只能多費心多觀察寶寶的活動力。
最後要來分享一下生病寶寶的照護方法。
跟腸病毒一樣,大原則就是不要脫水。所以我每天四餐都給BEBE喝各種湯:魚湯、雞湯、牛肉湯、蜆仔湯、蛋花湯輪流給。(一定要放涼)
吃冰涼的食物以減少疼痛感: 布丁、冰淇淋、豆花。
至於餵法:
前期因為奶瓶會碰到嘴巴造成疼痛所以用吸管讓他喝奶或無糖豆漿 。
後期快康復就可以接受稀飯+蔬菜泥、小饅頭、手撕麵包這種稍微要咀嚼的固體食物。
這種病都是經由直接接觸傳染,小孩抵抗力弱真的不要隨便亂親,尤其陌生人路人可以有點道德不要隨便看到別人家小孩可愛就亂摸亂親好嗎。
後果都是小孩的父母或照顧者承受,這種沒公德心的事拜託千萬不要做。媽媽我真的會很生氣!
打完,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