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BEBE一起過了三個月晚上不睡覺的日子,不誇張每天後腦杓的血管感覺都快爆炸,整個快往生。
原因在這邊【育兒二三事】檢查 | 寶寶腦波檢查+核磁共振MRI
四個月後身體真的撐不住,決定開始幫BEBE調時差。
試過很多方法,下面是一些心得希望可以幫助到夜未眠的媽媽們。
作息時間表是理想的情況,因為寶寶又不是機器人,所以不可能每天都一樣。有時候早一點起來有時候晚一點睡。這個表只是抓個大概平均值。
我用喝奶的時間把一天分成四回合,每回合裡面都有吃、玩、睡。
BEBE不能太累,太累會狂該,所以四小時內一定會睡午覺。之前嘗試白天都不給他睡結果狂哭不止,哭到累了才睡。是個很慘痛的經歷。
第一回合因為剛起床,所以邊吃邊睡是OK的。
睡著的話就輕輕把他放回嬰兒床上讓他繼續睡,到差不多10:30起來。(每天晚上睡大概12HR)
二到三回合就隨意安排活動,有時候跟姊妹聚餐BEBE也是跟著去。
最後一輪就很關鍵了。晚上八點後我不會讓BEBE睡覺,設法跟他玩,讓他至少撐到九點半再睡。
洗完澡後我會用嬰兒乳液幫他按摩四肢加肚子,然後擦嬰兒面霜。然後就喝睡前奶,一樣喝滿一餐的量。喝完奶就熄燈。
BEBE是一個需要哄睡的小孩,三個月都是親餵奶睡。(因為親餵的關係觸感不同他拒吃奶嘴,所以我足足當了三個月的人肉奶嘴)
四個月後是抱著拍屁股讓他睡著。
調時差的部分首先是讓寶寶分清楚白天和晚上的差別。
例如白天保持環境明亮、跟他玩和說話(連午睡我都是維持開燈狀態),晚上就相反。
午睡不要讓睡超過2HR,這是最一開始的時候,等時間調過來就不用刻意把寶寶叫醒,讓他自然醒就好。
最後一招個人覺得非常有用,就是帶寶寶去曬太陽。
那時候我每天固定下午四點推BEBE去附近公園散步,大概走半小時到一小時。
寶寶在推車睡著也沒關係,就是曬一下太陽。
覺得那是哺乳類的本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此之後BEBE的時差就自己調過來了。
另外一個很折騰人部分就是夜奶。
寶寶睡過夜是每個新手父母的願望啊。要睡過夜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體重至少要有5公斤以上,會比較適合(身體儲藏熱量夠比較不怕餓)
其實寶寶喝夜奶也還好,只起來喝個奶就回去睡了所以我沒有特別介意這一塊。
而且BEBE時差調過來後就很少在半夜討奶喝,如果半夜哭醒也是拍一拍就睡了。
固定寶寶作息有個好處,就是你會知道他現在在該什麼,是肚子餓要喝奶了還是時間到在灰想睡覺?
但寶寶本來就是一陣乖一陣不乖啊(不受控),所以爸爸媽媽真的要撐住啊。
附上兒子11M14D早上六點起床喝奶後不睡覺的黑眼圈照和大家共勉之。
打完,收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