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有小孩後的婚姻變化。
覺得啊,婚姻不是愛情的墳墓,真正考驗愛情的,是小孩剛出生的那幾年。
雖然兩人都是新手,但也許是天生生理構造不同的關係,女人經歷過懷孕、生產,遠比男人更容易進入狀況,有媽媽的自覺。
而男人依然活在自己的世界裡。
這也是為什麼有偽單親這個詞產生。
BEBE剛出生的時候都是我自己帶,老公下班回到家會先進來房間看一下我們母子,然後就到和室去用他的電腦、打他的電動。
他說:工作很辛苦,下班想好好放鬆。
所以很自然的,換尿布、餵奶、洗澡、哄睡這些事情他完全不經手,所有的事都由我扛起。
門一關上,就是兩個世界。
就這樣,我的世界變得很小。
小到只剩我跟BEBE。
擔心六個月後檢查是否順利通過? 擔心缺氧是否會有後遺症?
一個人面對新生兒的啼哭,勞累加上睡眠嚴重不足,就這樣憂鬱症悄悄地找上我。
我變得脆弱,滿腦子負面思想。
不敢跟別人提到BEBE的事,家人怕他們擔心,朋友的話因為都沒有小孩所以無法體會,但更多的是...怕說出來,不好的事就成真了。
所以我全都自己忍著。
然後在BEBE滿三個月後的某天,我爆炸了。
我到老公面前大哭。哭了不知道幾個小時,把所有擔心的、害怕的都跟他說,也跟他說我真的好累,很需要他。
他也被我嚇到,說:結婚、生小孩是妳夢寐以求的,給妳一場很棒的婚禮、生了一個可愛的小孩,不懂我為什麼還不開心。
親愛的,我所夢想的,不是婚禮、不是小孩,而是家。沒有夫妻該有的互動與溝通,這樣還算家嗎?
經過那次後,老公會幫忙餵奶、換尿布、和我輪流幫小孩洗澡。
這些改變如果我不爭取的話,我想也不會有。
孩子本來是夫妻共同的責任,什麼為母則強這句話根本就是在逼死媽媽。
成為父母後,我們不能像以前一樣無拘無束、想去哪就去哪。雖然偶爾還是會羨慕身邊朋友的單身自由,但多了和寶貝的羈絆還是覺得很值得。
即使如此,假日也請盡量和另一半、小孩規劃出遊活動。散散心、培養親子間的感情,讓家更有溫度。
產後憂鬱真的存在。要解決產後憂鬱隊友絕對是關鍵。
女人啊,千萬不要放棄跟自己的男人溝通,很多事情說出來才會找到出口。
男人啊,無論如何都要記得你對你老婆最初說的那句我愛妳,和你想和她共度一生的決心。